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奇书网 www.qishubook.net,盛世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亩良田的荒芜现状,当时就准备换人,换谁?皇上当时要听取我的意见,我就举荐了三位,皇上当即同意,我又建议用现在这种方式进行更换,以便教育十八省的督抚,对皇上的宏图大业阳奉阴违,玩忽职守者,这就是下场。”

    刘大人:“在查抄中发现了鲁元朗与吴世?勾结的证据。”

    刘芳:“我估计你总督衙门的府库也不是怎么充裕,照此线索追下去,将其党羽一网打尽,查抄的金银珠宝玉器等物资就够你总督衙门开张了,查大人也要顺藤摸瓜,换掉一批府县官吏,这样你的巡抚也好当了。”

    刘大人、查大人:“谢谢刘大人指点,我将对这批人先打一百杀威棍再说。”

    管世敦:“把一些关键县的官换好了,我们的开发才谈的上。”

    刘大人:“管大人、刘大人,听查大人说你们已有一个开发川西的计划,给我们讲讲,我们也好配合。”

    刘芳:“三位大人,是的,是有一个计划,简单来讲就是首先修复都江堰灌溉系统,然后开发一百万亩稻田,建十万亩桑田,养蚕子,然后重建锦官城,发展成都的丝织业,一句话恢复自古农桑甲天府的优良传统。”

    查大人:“刘大人,具体讲我们三人怎么做?”

    刘芳:“首先动用谭大人的三万人修复都江堰,工程并不复杂,只是疏通灌溉系统;第二把我们选中的郫县、温江、新津三县的一百一十万亩划给我们,迁出上面零散的农户,下面就是我们自己的事了。只是谭大人的军队还要继续用,一是留二千人作都江堰灌溉系统的日常维护,二主要是用来挖连接涪江、沱江、岷江三大水系的运河,让三江能互相通航,说清楚,虽然这两大工程都是造福广大川西百姓,大家受益,但所需费用仍由我们一家出。”

    管世敦:“三位大人,我仍想沿重庆之例,把川西各县无主的桑树和果树让我移栽到我的桑园和果园,这样我就能把锦官城很快建起来,而且织出丝绸,你们也好向皇上交代。”

    刘大人:“这几点没有任何问题,查大人,这三县的知县,你熟不熟,怎么样?”

    查大人:“刘大人,其中温江、新津是我任川西道道台时的老部下,没问题,另一个是我走后才上任的。”

    刘大人:“立即换一个你原来熟悉的,关系好的老部下,绝不能在管大人他们要用的三个县出任何问题,最近几天就解决好,报上来。谭大人,你的士兵首先把这三县的渠道疏通好。都江堰工程复杂,先把水弄进来再说。管大人好早些耕出来,把田坎这些整好,总之,刘芳大人是这方面的内行,多向他请教,听他指挥。”

    查大人、谭大人:“是!”

    刘大人:“管大人、刘大人,我想问一下要种粮食你们准备投入多少人力?”

    管世敦:“如耕牛充分,最多五万人,这包括种菜养猪的,种桑养蚕的。”

    刘大人:“据我了解,都江堰在古代都是灌溉三百万亩,也就是还有二百万亩空起,是不是这样?”

    刘芳:“由于你们的前任玩忽职守,造成无序移民,插花式的,加上本地农户,其分布可能在一百五十万亩以上,使空地分散,难于统一耕作和统一管理。”

    刘大人:“由督抚发出指令,对移民重新统一安排,形成村社,既腾出土地,又便于管理他们,我想我是有这个权力的。如果又腾出一百万亩,给予管大人、刘大人经营,这样,川西平原的问题不就彻底解决了吗?管大人、刘大人你们看是不是这样?”

    刘芳:“不客气地说,再给一百万亩我也收的下,多迁几万人过来就行。问题是会不会引起百姓的不满?”

    管世敦:“我们再给要移出家庭一些钱作搬迁费,可能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刘大人:“这又要你们破费了。如果管大人、刘大人接受这种安排,就请二位大人先把地看好,划出来,我们再将百姓安排在不占的地方。路归路,桥归桥,互不影响。”

    刘芳:“最好以县划分,他们在川西坝的东边几个县,我们占川西坝中间和西边的县份的地。刘大人,对那些移民百姓,最好有个亩数限制,以户计算或五十亩、七十亩,先划好,再进行有序安置。反正,川西坝的土地都一样,无所谓优劣好坏。刘大人你看如何?”

    刘大人:“你说这两点都很好,把州县官吏调整好了,我们就解决腾土地的问题。”

    刘芳:“我立即与谭大人去灌县作修复都江堰的准备工作,世敦立即回重庆通知正仕夫妇立即来成都,先对二百万亩进行划片设点,以五万亩一个点,应有四十个点,世敦再回去组织四到五万长工时,配备好每点的管事,同时准备耕牛农具,然后正仕负责找成都附近各州县木工邦,石工邦立即修整或修建各点的住房,猪圈、牛圈、芙蓉则负责桑园和果园的移栽。”

    刘大人:“刘芳安排是合理的,就这样办。我立即出榜晓谕川西各县就我驻军修复都江堰灌区,望各县官绅百姓,配合支持,敢有阻拦破坏者,严惩不贷。同时,等州县官吏调整好后同样要出告示,新移民前来大规模垦植,将对老的移民按每户百亩到指定地点安家落户,总之各级官吏要主动配合与支持,这是年终考绩的重要内容,各人按说好了的办。”

    第二天,管世敦带着自己的侍卫策马东下,刘芳和谭?带几十位部将立即去都江堰,到了二王庙,向李冰父子上了香,刘芳当时拿出千两银票给庙祝,请修缮一下。

    大家往上游走,过安澜索桥到了分水鱼嘴,刘芳说道:

    “都江堰灌区第一工程便是这分水鱼嘴,李冰父子用长长的竹笼装上鹅卵石砌成箭头形,并一直砌下去,直到玉垒山,外面的堤叫外金刚堤,内面的叫内金刚堤,从而人为的把岷江一分为二,外江即岷江正流,内为内江,李冰又凿开玉垒山,形成一条人工渠道,在这渠道的头端安上闸门,可上下升降,以调节内江进来的水量。人工渠道的后面又分为两条渠,即检江和流江,分别引入川西坝,以后流江和检江又各自一分为二,它们的支流再一分为二,这样就形成了若干小支流流过川西坝,坝上水田则自开渠道连接小渠,从而得到灌溉。现在,你们看分水鱼嘴不少竹笼也坏了,内外金刚堤也有部分坍塌了,内江里更是积满了泥沙,设闸门的那里更是泥沙淤积,连进水闸门都坏了,因此这里留五千人砍竹子,编竹笼装鹅卵石,先砌好分水鱼嘴,内金刚堤,清除掉内江淤泥,修好进水闸门和清除闸门内的淤泥,大家听清楚没有?”

    众人:“听清楚了。”

    谭?:“张二泉都司,你带五千人专司这段内江全部职责。”

    大家又随刘芳往内江沿岸走,刘芳说道:

    “内江到此又由一条分水鱼嘴分为二条,靠东一条叫郫江,又叫条柏河,经郫县,擦新都而流经成都北,另一条叫流江,又叫走马河。自郫县到温江,这两条河,又各分为两条。因此剩下的二万五千人郫江、流江各一万,另外军士负责清理岷江正流两边的分水渠道,我们要开垦的土地在成都西边,从北到南为郫县、温江、崇州、新津、彭州到眉山这一线,多在岷江两边。

    谭?:“刘大人的地要立即进行开垦,我建议把剩下二万五分为四份,岷江西岸和东岸各八千,郫江五千,流江四千,从而保证刘大人二百万亩的重点。“

    刘芳:“可以,整个渠道的检修分为两步,先是粗略的把流水引进来,让土地有水可灌,第二步才是把渠道修的整整齐齐,有石头的还可砌护堤。因此,第一步宜快,第二步宜好。谭将军,我先每处给一万两,拿去购置工具。”

    说完拿出五万两银票给谭?。经过三天的准备,都江堰灌溉工程的大规模整修开始了。

    这几天,川西平原上主要县份的部分知县得到调整,撤掉了一些前督抚的心腹和慵懒之辈,换上了与查巡抚很熟悉的勤政爱民的人,调整移民的事也在顺利进行,为此,刘芳又拿出五万两银票。

    到管正仕、郁芙蓉各带坐马和坐船从重庆赶来时,管家需要的土地,已可以进行规划了。刘芳带着正仕与芙蓉,或骑马,或乘船进行了仔细的考察,将这二百万亩土地根据自然的界限,分成了二十二片,大部分片因原有的住房多数还保留着,包括猪、牛圈。桑树与果树多数都保留着。于是正仕立即去成都,找到新任成都知府,请他引见土木帮邦主,再通过他引见了附近一些县的邦主,共找到七十多个建筑队,对二十二片内的房屋进行修缮,该添的添,该换的换,包工包料。

    看完耕地后,刘芳、芙蓉母女,又来到十万亩桑园之地,一马平川,背后几十里外是龙泉山主峰,主峰与桑园之间为龙泉山余脉,有数十个小山堡,小山堡与桑园中间有座高高的百丈山为界,这几十个小山堡划为未来的果园,百丈山山青水秀,松柏成林,曲径通幽,府南河由北而来,在山前形成玉带缠腰之势,绕山而过,其西为成都往南的直达仁寿的大道,交通极为便利。距成都不到二十里。两母女走到这里,芙蓉:“妈,这里可是风水宝地,左桑右果,北接成都,南临都广,妈有卜居此地的打算否?”

    刘芳:“知我者,吾女也,妈正有此意。”

    芙蓉:“妈,叫正仕再找几个建筑队,在建桑园与果园长工住屋时,一道把我们的家建起来,妈把图画好,匠人照图施工而已,钱我出了。”

    刘芳:“先不忙,你爹这几天就快带人来了,等他来了再定。”

    芙蓉:“那是的,爹肯定喜欢这里。”

    刘芳:“我缴获的海盗王和班达西国王王宫的两大套床柜卧具就可搬到这里来使用,我们老两口一套,你们小两口一套。

    吃晚饭时,芙蓉向正仕谈了新选的住宅地时,正仕说道:

    “妈,什么时候动手修,我好找人。”

    刘芳:“你再去找十来批土木匠人,把桑园和果园的房子修起来,来人好住,我们的住宅等你爹来了再定。”

    正仕:“我听妈的。”

    刘芳:“我想起一件正事,立即写一封信给你二哥正玺,让他尽快在下江为锦官城招聘一套管理人才,他们来了才能确定锦官城怎么建,需什么样的人。当今丝织以江浙为最高水准,我们的锦官城只能以高水准为起点,目前四川是落伍了。”

    芙蓉:“马上照办。”

    刘芳:“你可到总督府发八百里加急。”

    芙蓉:“好的。”

    管世敦回重庆到合州、璧山、铜梁、大足、永川,宣布除合州、铜梁各抽一万,大足、璧山、永川皆抽八千去川西垦植,并从缙云山果林抽五百人。去移、种果树、桑树。结果各州县长工非常踊跃,由于口赋由管家出,长工们的儿子都有几个,而且长大成人的已达好几万人,于是管世敦一下就收到六万人要去川西的名单,当即抽出几百人到各县买农具,并立即与李邦主联系,急购耕牛二千头,请运到成都后,到成都府衙门打听管家的下落,随即坐着几十艘客船货船,赶往成都。

    到成都后,管世敦与刘芳商量,趁移民已走,迁树告示已出,而岷江水利还在抢修的间歇,利用几十只船,立即抢着把川西各县无主桑树、果树移了再说,一万人挖坑,三万人运树,二万人找树挖树,管世敦来时,特别从缙云山果园带了熟手五百人,作各移树队负责人。人多力量大,由于成都水网运输方便,十万亩桑园,十万亩果园在十月底便形成了。这时水渠已基本修到田边,耕牛也到齐了。一把火烧荒以后,田埂都清清楚楚,引灌也方便,于是挖的挖,犁的犁,灌的灌,在冬至前已将二百万亩翻了一遍,猪也喂起来了,肥料也慢慢有了。

    管世敦通过成都商会,联系上粮食帮、包买了全部米、麦加工作坊的麦麸、米糠,用于喂猪,粮食下来后优先向加工作坊提供粮食。有了精饲料,菜也长起来了,管世敦进了几百头架子猪,过年前普遍追了一道肥。桑园、果园也追了一道肥。年前对果园实行坡土改梯土,桑园普遍进行了松土,果树和桑树普遍长势很好。在成都各县招了批养蚕能人,开年前制作完成的养蚕工具,过年时岳虹送来江浙最优秀的蚕种八辈蚕蚕种五百张。

    由于在江浙招聘了一套管理人员,他们又带着经费回去购买各种织机、提花机。招聘机工、织工八百人,并购买几船湖丝,在已建成的锦官城里开始了织绫罗绸缎的劳作,刘芳通过各县知县也招到一批会织蜀锦的匠人,用湖丝织出了鲜亮的红锦。

    开春了,桑叶逐渐长出,上千蚕农开始了辛勤的八辈蚕养殖,所谓八辈蚕,即一年八次结蚕,是一种高产优质蚕种。

    早已惯常种植双季稻的重庆来的长工,过年时便在家中浸种,年一过便撒入秧田,经过个多月,二月便普遍插入田里,肥也充足,四月下旬便开始扬花,五月下旬六月初便逐渐成熟发黄。

    三月,芙蓉告诉刘芳:“妈,我怀上宝宝了。”

    刘芳很高兴,说道:“从现在起,减少活动,保重身体。”

    由于川西的开发已进入日常管理,大事不多,芙蓉也可闲下来在百丈山新居休息保胎了。管上学特来川西为芙蓉切脉、开药以保养身体。

    六月上旬,刘芳、管世敦特别邀请四川总督刘大人、四川巡抚查大人、四川提督谭大人、成都府尹卢大人等前往成都西郊的大田,参加开镰仪式,一望无际的川西原野一片金黄,真为陆海,文献上记载的天府之土又出现在大人们的眼前,总督刘汉章发表了简短的讲话:

    “十个月前一片荒芜的川西大地,转眼间便成为水稻的海洋、饥荒、缺粮、乞讨将一去不复返了,皇上决策英明,把土地给管家,现在结果就在人们面前。皇上早在多年前就说过管家得土地,百姓得实惠,今年我四川的粮价必将降下来,更多的人吃得上米了,这不是实惠是什么?我皇圣明啊,我代表百姓谢谢你啊!现在我下令开镰。”

    收割又是上万人同时操作,割完一片立即就有人过来灌水犁田,耙田,插晚稻,也就是说早稻收割完,晚稻立即就插完,抢农时啊!

    两百万亩共收早稻八万万斤,以每斤7个钱计,得五百六十万两,扣除各种开支,净赚三百万两,刘芳对总督、巡抚、提督、成都府尹每人送银十万两,所在各县知县,每人送银五万两。

    锦官城的丝绸,绫罗在成都到处可买,一船船的丝织品销到长江下游沿岸城市。

    果园的水果已小量上市,这都是不足一年便发生的变化。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