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奇书网 www.qishubook.net,异能人的前世今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天地人身心灵合一会所的会员中不乏众多的中小学教师,一位对身心灵课程非常感兴趣的王老师就教育问题给众会员作了分享。

    “在急功近利的追求升学率中牺牲了孩子全面发展的可能,在无休止的反复操练中抹杀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思维,在封闭的校园和文化课堂中割裂了孩子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而变得不谙世事,在繁重劳累的作业补课中丧失了孩子本该拥有的纯真和愉悦而变得郁郁寡欢……我们不禁要追问:今天的教育怎么了?教育该坚守的底线是什么?是良知,指向人格的健全,不势利、不功利、要大度、要宽容,不能因为功利之目的而损害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让教育离人更近点,离功利更远点。”

    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的一些话语与大家分享,或许我们能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雅斯贝尔斯,德国哲学家、精神病理学家,是公认的西方“存在主义”大师之一。他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说道: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通过教育使具有天资的人,自己选择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

    “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

    这即是说,教育的本质是灵魂的教育,是精神成长的过程,这种精神是“知性的思维、活动和情感的整体,即整体精神。”雅斯贝尔斯的这些话表明,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整体精神,然后才是知识的接受和获得。

    “教育的目的,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

    对这句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虽然教育离不开知识,但真正的教育是用知识来充盈于人。服务于人,启迪人心,而决非把人变成贯彻某种知识的工具。教育离不开必要的技术技能的训练,但训练是为了涵养人的整体智慧。而不是把人当作训练的机器,使训练成为与人的心灵隔离的异己的活动。尽管知识技能的传授不可缺少,但真正的教育必须超越于此,而上升到培育人的精神、安顿人的心灵的高度,以接近教育的本质。

    当我们真正地理解了雅斯贝尔斯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是否会对教育的本质追求有了层次感更强的认识?是否会多了一些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更高的依据?当我们被繁重琐碎的教学任务压着,而不免愤怒焦躁、愤世嫉俗时,是否会找到一丝静谧伟大的宽慰?当我们面对世俗的市场化评价而无言以对时,是否会从中找到强大得力的注解?

    当教室成为了一个充满温情的地方,教室就会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学校就会成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当然仅有此还是不够的,教室还应成为一个生命成长的地方,教师要让孩子真正地“享受学习快乐成长”,还需要付出自己的智慧努力,让教室成为研究的基地。

    教育对人的灵魂、精神的强调。并不排斥对知识的追求,进一步说,灵魂、精神的孕育总是伴随着知识的获得而获得的。课堂教学中知识的获得是要讲究效率和效益的。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是我们提高教学有效性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每天都无一例外地走过了这些环节,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每天都对这些如何有效进行,做过必要的反思和研究。这诸多环节的研究归根到底都应是对学生的研究。研究如何备课,如何上课的前提和基础是研究学生。我们是否想过设计真正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案?我们语数外三科的作业批改任务都很重,我们是否反思过如何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我们每天都有反馈、批评、个别教育,为什么总是有人抄作业、不及时认真完成作业?我们是否针对班级实际对作业的评价机制做过研究?是否想过让作业的过程由被动变主动,让作业成为学生自我展示、同伴竞争、自我实现的舞台?是否想过怎样让学生对我们所任教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索内驱力?当繁重的教学任务袭来的时候,一切都被忙碌冲淡,于是教育叙事就变成了负担和任务。但思考和研究的确会带来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