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奇书网 www.qishubook.net,玉盘珍馐值万钱——宫廷饮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到了。

    现存较著名的青铜簋为西周的“天亡簋”,全器通高二十四点二厘米,口径二十一厘米。侈口、圆腹、圈足、方座。腹附四耳,耳作兽形,均有垂珥,在器腹与方座外部均饰以张口回身的龙纹,圈足部饰变体龙纹带。可见,周武王对龙的崇拜。天亡簋是西周初年武王时期的标准铜制饮食器,它无论在器形、纹样图案、铭文、书法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而没有商代王室铜制饮食器那样的流丽和奇饰。

    商周时期,簋与鼎等饮食器具的性质一样,也曾作为象征王室贵族等级的器物。据考古发现,簋往往成偶数出现;《周礼》也规定,大牢九鼎配八簋,七鼎配六簋,少牢五鼎配四簋,牲三鼎配二簋,一鼎无簋。可知,簋的多少也是区别等级的重要标志。

    盨(xǔ许)是西周中期王室中流行的食器,也是用来盛黍、稷、稻、粱等。形状为椭圈形、敛口、两耳、圆足、有盖,盖上一般有四个矩形纽,仰置时成为带四足的食器。盨在西周中期出现,至春秋战国时便绝迹了。

    簠(fǔ府)也是西周王室的食器,簠为长方形,口外侈,四短足,有盖。盖与器的形状大小相同,合上成为一器,分开则成为相同的两个器皿。簠与簋的区别,郑玄在《周礼·舍人》的注中说:“方曰簠,圆曰簋,盛黍、稷、稻、粱器”。

    簠的用途,与后世的盘子相似。簠主要通行西周中期的王室,战国以后渐衰退。商代和秦汉时,都没有见有簠。

    敦(duì对)主要是东周王室的食器。敦是从鼎演变而来,其器形较多,一般有三短足,二环耳,圆腹,有盖。因敦为盛黍、稷、稻、粱之器,黍、稷宜温,所以有盖。有的敦为“上下圆相连”形,即盖与器形状完全一样,只不过器下足长一些,使用时可分一器为两器用,提高了器物的使用价值,即通常说的“球形”或“西瓜形”敦。敦最初有三足,下边可以烧火,后来渐成短足,以至无足,遂为盛器。

    瓿(bù部,旧读pǒu),古代器名。青铜或陶制。圆口、深腹、圈足。用以盛饭食。盛行于商代。

    豆是商周王室的食器。青铜豆是由陶豆演变而来。从甲骨文中的“□”,金文中的“□等字看,像奉豆而内盛黍、稷形,可知豆最初是盛饭食。西周王室又用来盛肉酱、肉羹一类食物,所以《说文解字》释”豆“为”古食肉器也。豆的形状如后世的高脚盘,大多数有盖,盖上有支撑物可仰置,腹间两侧有环形耳,通体刻划各种纹饰,还有把柄较长的豆。

    此外,还有盘,现在一般用于盛菜,但在商周时,主要是用于饮食前或行礼仪前盥洗手,其中以散氏盘、虢季、白盘较著名。

    酒器 是商周王室用来饮酒、盛酒、温酒的器具,有些酒器还兼有盛水的功能,酒器主要有以下几种。

    爵(jué决)是殷商王室的饮酒器,相当于后世的酒杯。早期的爵是陶制的,商代王室中开始使用青铜爵。爵的名称十分雅致,有让人听其名而知其高贵的感觉,它是商王或贵族举行宴饮时使用的酒具。

    爵的名称是由宋代人定的,取雀的形状和雀的鸣叫之义。爵的形制是圆腹,前有倾酒用的流,后有尾,旁有鋬(把手),口上有两柱,下有三个尖高足。古代文献记载,爵的容量为一升,但事实上商代爵的容量悬殊很大,甚至有大型或特大型的。可见,爵的容量并没有统一的规格。

    商代王室常常将爵与觚(gū孤)、斝(jiǎ甲)等酒器一起使用,这种配合使用一直流行于商代各王室中,西周早期以后走向绝迹。当爵消失以后,觚、斝也同时消失,这大概是与周人吸取商王朝酗酒亡国的教训有关。

    觚的形状是长身、侈口。口和底部都呈喇叭状。商代前期的觚较商代后期要粗短一些。考古发掘的现象说明,爵和觚是最基本的成组酒器,也是最早的青铜礼器之一。

    觯(zhì治)也是商周王室的饮酒器,其形状似水瓶、圆腹、侈口、圈足,大多数有盖,这种形状的觯多为商代器,西周时有作方柱形而四角圆的。春秋时演化成长身、侈口、圈足,形状像觚。

    觥(gōng工)是商周王室的盛酒器或饮酒器。觥出现于商代,早期觥的形状像牛角横置形,下承长方圈足,前端作龙头状,有盖。后来觥演化为像一有流的瓢,上有盖,盖覆流处成为兽头,向上昂起,后有鋬,下有圈足。有的觥附有小斗可挹酒。

    现存于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的一件鸟兽纹觥,可称为商代觥中精品。这件铜觥通高三十一点四厘米,带椭圆状流,全器由盖、器身、鋬、足等组成。整件铜觥铸刻有鸟、兽、人形花纹多达二十组,除龙头、凤鸟、怪鸟、饕餮为单个,其它的立鸟、夔龙、蟠龙、怪兽和人形花纹均为成双或偶数,这种精美的造型和装饰手法,为现已出土的商周王室青铜献中所仅见。

    尊是酒器的共名,凡是酒器都可称尊。青铜器中专名的尊特指侈口、高颈、似觚而大的盛酒备饮的容器。也有少数方尊和形制特殊的尊,模拟鸟兽形状,统称为鸟兽尊,主要有鸟尊、象尊、羊尊、虎尊、牛尊等。如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四羊方尊,就是仅见的商代王室饮食器中最大的方尊,此尊重三十四点五公斤。喇叭状劲张的方形口部,每边边长有五十二点四厘米,九乎接近器身的高度五十八点三厘米,缘于尊的四角有四只脚踏实地的山羊,稳稳扛起了整个重量。在急遽收小的颈部,饰有各种纹饰,尊的四肩、腹部设计成四个大卷角羊,其形象在宁静中有威严感。四羊方尊的工艺设计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器,把平面的图像和立体的雕塑结合起来,把器皿和动物形状结合起来,浑然一体,并以非常杰出的铸造技术加以表现,真是匠心独运,恰到好处,此尊可谓是商代王室酒器珍品的代表。

    在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中,尊占据着仅次于鼎的重要地位。唐代诗人李白曾有:“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的著名诗句,这里的金樽就是泛指一般用金属制作的盛酒用具。因为后来尊又专指酒杯,在指酒杯这个意义上,尊又写作“樽”。

    钫(fāng方)古代器名。即方形壶,或有盖。青铜制。用以盛酒浆或粮食。盛行于战国末至西汉初。陶制的多是明器。

    壶是商周王室的盛酒和盛水器。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的铜壶内保存有二千三百年前的古酒,可见壶最早是盛酒用的,后来也用来盛水。壶是长颈容器的统称,其变化的式样甚多,商代的壶多扁圆,贯耳(耳像筒子),圈足。周代的壶圆形、长颈、大腹、有盖、兽耳衔环。

    春秋时的壶为扁圆、长颈、肩上有二伏兽、有盖,盖上装饰莲瓣,中立一鹤,作振翼欲飞的姿态,造型生动,工艺精湛,是我国古代酒器中的杰作。战国时期的壶有圆形、方形、扁形和瓠形等多种形状。圆形壶到汉代称为“钟”,方形壶则称为“钫”。

    卣(yǒu有)是商周王室的盛酒器,古代文献中常有“秬鬯(jù chàng巨唱)一卤”的话,秬鬯是商代王室中权贵们特别喜饮的一种香酒,卣是盛这种香酒的酒器。

    卤在考古发现中数量很多。器形是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腹或圆或椭或方,也有作圆筒形。现存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的鸟纹卣,被学术界认为是西周王室青铜饮食器具中制作极精美的一件,可惜已流落异国他乡。

    锺古代器名。即圆形壶,用以盛酒浆或粮食。盛行于汉代。

    盉(hé和)是商周王室盛酒或调和酒味之器。王国维在《说盉》中云:“盉之为用,在受尊中之酒与玄酒(水)而和之而注之于爵。”其意是说,在进行祭祀时,将尊中的酒倒入盉中,加水以调和酒味浓度。

    盉的形状较多,一般是深腹、圆口、有盖。前有流、后有鋬、下有三足或四足,盖和鋬之间有链相连接。

    方彝是商周王室的盛酒器,形体为高方身,带盖,盖上有纽,盖似屋顶,有的方彝上还带有扉梭。腹有直的,有曲的,下连方圈足,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周王室的盠方彝为众多方彝中的成功之作。

    罍(léi雷)为商周王室中的大型盛酒和盛水器。《诗经·周南·卷耳》中有:“我姑酌彼金罍。”《仪礼·少牢馈食礼》中有:“司空设罍水于洗东。”说明了罍有盛酒、盛水的两种功能。

    罍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罍宽肩、两耳、有盖。圆形罍大腹、圈足、两耳。两种形状的罍一般在一侧的下部都有一个穿系用的鼻。罍在西周晚期的王室中便基本消失了。

    斝为商代王室中的温酒器。形状似爵,但较大,有三足,口前部有两柱,圆口、无流和尾,有大鋬可执,主要盛行商代王室中。斝还用作帝王们祭神时的灌尊。《礼记·明堂位》中说:“灌尊,夏后氏以鸡彝,殷以斝,周以黄目。”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