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奇书网 www.qishubook.net,儿科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平直通畅。应注意防止舌根后坠所致的上气道阻塞。

    (3)人工呼吸(breathing, B)与心脏按压同时进行。1口对口(口鼻)人工呼吸:1岁内小婴儿采用口对口鼻,1岁以上儿童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在人工呼吸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气道开放,每次送气时间1~1.5秒,每次呼吸时胸部抬起。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次数比例:新生儿为3:1;婴幼儿和年长儿的单人复苏为30:2,双人为15:2。2人工复苏囊面罩通气:选择合适的面罩,面罩与脸部密封,保持气道开放,每次通气的时间大约1秒,所用的力量和潮气量能使胸部明显的抬起即可,避免过度通气并防止胃胀气。3气管插管通气:最安全、最可靠的辅助通气方法,通气频率为6~8秒/次(每分钟8~10次),不中断胸外按压。需长时间人工呼吸、气道狭窄和插管困难者,可行气管切开术。

    (4)药物治疗(drugs, D)在心肺复苏同时,应尽快建立静脉通道,首选给药途径为静脉,其次为骨髓(适用于任何年龄患儿,穿刺部位为胫骨粗隆内下方1~1.5cm)。儿科常用药物可参见表14-6。

    表14-6 儿科常用复苏药物

    药物备注

    肾上腺素静脉或骨髓给药:浓度1∶1000,0.01mg/kg,3~5分钟可重复1次|心肺复苏首选药物|肾上腺素不能与碱性液在同一管道输注;药物不能渗出,以免致局部皮肤坏死、溃疡形成

    5%碳酸氢钠|静脉或骨髓给药:稀释为1.4%浓度3~5有效通气给氧、肾上腺素和胸外按压处理后心跳仍未恢复者,可使用碳酸氢钠|心肺复苏不常规使用;注意监测血气分析

    阿托品|静脉或骨髓给药:每次0.01~0.02mg/kg最小单次剂量:0.1mg,最大单次剂量:1.0mg可重复使用|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伴室率缓慢的病儿|在治疗无脉性心电活动/心搏停止时常规性地使用阿托品。有机磷农药中毒可大剂量使用

    利多卡因|静脉注射:1mg/kg(总量<5mg/kg),可重复;随后予20~50μg/(kg·min),静脉维持|复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或显著性的异位节律(频发室性早博)

    (5)心电图监护(electrocardiography, E)在心肺复苏同时,心电图监护,有助于明确导致心搏骤停可能的原因和心律失常类型,以便抢救和用药选择。

    (6)除颤复律(defibrillation, DF)可采用药物(利多卡因)和电击除颤。首次2J/kg,若无效,需进行第二、第三次,剂量为4J/kg或更大(不超过10J/kg或成人剂量)。除颤无效时,要注意纠正酸中毒、低氧血症。

    2.复苏后处理(postresuscitation stabilization, P)积极寻找原发病因并及时治疗,继续进行监护治疗,维持心肺功能的稳定,避免继发性多器官功能损伤,积极正确的脑复苏。

    (1)维持有效循环 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后,应予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和心排血量,改善心肌功能和器官灌注。常用药物,多巴胺5~10μg/(kg·min),肾上腺素0.05~1μg/(kg·min),多巴酚丁胺5~20μg/(kg·min),米力农0.25~0.75μg/(kg·min)。心动过缓者可予山莨菪碱(654-2)提高心率、改善循环。

    (2)维持呼吸功能 复苏后继续保持有效的通气、维持足够氧供。必要时应及早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3)积极脑复苏 脑组织对缺氧非常敏感,应积极早期进行脑复苏。

    1)保证脑血流灌注:维持正常的血压,保证脑细胞有充分的氧和能量供应。

    2)亚低温疗法:以降低脑代谢,减轻脑水肿。复苏后仍昏迷的患儿可采用亚低温治疗(32~34℃),如人工冬眠或选择性头部降温(戴冰帽)。

    3)减轻脑水肿:给予20%甘露醇,每次5ml/kg,静脉注射;或呋塞米(速尿),每次1~2mg/kg,静脉或肌内注射。

    4)镇静、止痉:降低脑细胞代谢,积极治疗脑缺氧后的惊厥发作,常用药物有地西泮、苯巴比妥等。

    (4)其他 治疗原发病,预防控制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控制高血糖,加强支持治疗。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