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奇书网 www.qishubook.net,玉盘珍馐值万钱——宫廷饮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人们的饮食,是按两个基本的组成部类划分的,这便是饮与食。饮是清水和菜汤,食是用谷物做成的饭。即使就一顿饭而言,也仍然可以分为饮和食,只是其中的饮常常是指菜汤而已。这种饮与食以并列对举的形式出现,在古代文献中是有不少记载的。例如《礼记·檀弓下》说:“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论语·雍也》记载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从这些文献记载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一餐饭的最低限度要包括一些水和一些谷类食物,它们既是相对独立的生活必需品,又是缺一不可的餐饭统一体。

    然而,在商周王室的生活中,饮食便不再是两个部类。《礼记·内则》将王室的饮食分为饭、膳、羞、饮四个主要部类,即“饭:黍、稷、稻、白黍、黄粱、稰、樵。膳:膷、臐、□、醢牛炙、醢牛胾、醢牛脍、羊炙、羊胾、醢豕炙、醢豕胾、芥酱、鱼脍、雉兔、鹤鹑。饮:重醴、稻醴、清糟、黍醴、粱醴、或以酗为醴、黍酗、酱、水、醷、滥、酒、清白。羞:糗、饵、粉、酏”。《周礼·天官》所记膳夫的职责为,掌理君王所吃的饭食、酒浆、牲肉与菜肴,供养君王与王后世子,进献君王的饮食有一定的礼数: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各种菜肴一百二十样。这里也是将王室饮食分为四部分,这四部分,概括起来,就是饭(主食)、菜肴(副食)和饮料。

    饭

    古人对饭食是异常重视的。以饭作为主食的中国饮食结构,在商周时期就已确立,至今未变。我国最早的“筵席食单”《楚辞·招魂》中,第一条食谱便是:“稻粢穱(zhuo桌)麦,挐黄粱些”。(稻是稻米,粢(zi)是稷,穱麦是早熟之麦,黄粱是小米,挐(ru如)是掺杂混合的意思。)所以,《论语·乡党》中有一句关于饮食安排的话:“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宋代朱熹的《论语集注》释为:“食以谷为主,故不以肉胜食气。”就是告诫王室贵族们不要使吃肉的量超过吃饭的量。

    这时人们煮饭,稍稠一些,像糊一样的就叫饘,稀而水多的就叫粥。《左传·昭公七年》中有这样的话:“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于口。”一般人家的饮食,不外乎吃饘喝粥。粥的历史比饭要早一些,当人们发明了陶器之后,就开始将粮食煮为粥了。甲骨金文中无“饭”字,却有“粥”的本字“鬻”字,其字正作鬲中煮米,热气升腾之形。

    蒸饭之法,商周时就已出现。早期的蒸饭是把米从米汤中捞出,用箪子放在甑中蒸。这种烹饪方法是先把米下水煮之,等到半熟,漉出放进甑中去蒸。这样蒸熟之饭,颗粒不粘,味甘适口。从现在出土的商周时期的炊器来看,蒸器的数量比煮器的要少得多,可知吃蒸饭的人是很少的,因为蒸饭较之煮粥费时费事,而且用粮多,只有王室中才以食蒸饭为家常便饭。

    吃饭在我国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大体延续,但西周时王室吃的饭就已有了一些新花样。当时的饭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单一谷物制成的饭,不仅五谷可以做饭,大麦,菰米等都可以用来做饭;另一类是用多种原料制做的饭,例如《周礼》“八珍”中的“淳熬”,就是用旱稻米、黍米加肉酱制作的饭。“糁”也是牛、羊、猪肉,切细调味后与稻米混合烙熟的饭。

    菜

    膳羞即指菜肴,商周宫廷的烹饪艺术也正是在菜肴的制作上表现出来的。汉人郑玄在注释《周礼·天官·膳夫》时说:“膳,牲肉也,膳之言善也”。古代饮食之善者必备肉,所以古人总以肉训膳。“羞”,郑玄在此注为:“有滋味者”,“出于牲及禽兽以备滋味,谓之庶羞。”羞字在金文中皆像手持或双手进献之形,所以,《说文解字》释“羞”为“进献也”。羊为膳食中的佳品,羞字从羊,与美、善同意,可见,膳羞就是以肉为主体加工制成的美味佳肴。

    羞又有百羞之称,自然其制作也是多种多样的了。综合古代文献,可以看出,羞除指古代的肉肴外,还指用粮食加工精制而成的滋味甚美的点心。如《楚辞·招魂》中记载楚王宫廷的羞食有:“粔籹(ju nu巨女)蜜饵,有{(左)饣(右)长}餭些。”所谓粔籹亦即膏环,它是用米粉合糖,做成环状,在油里煎炸而成的,形状类似今天“焦圈”的合糖炸糕。蜜饵,即施蜜的饼饵,饵是豆粉和米粉合蒸的糕饼。{(左)饣(右)长}餭即为饴糖块,说明东周时,王室中制作羞食的技艺已经较为成熟了。一般而言,膳羞作为一词使用时,古人往往是指菜肴。

    商代以前,人们制作菜肴主要是靠水煮盐拌,缺乏常用的调味品。到商代,食物种类和调味品增多,烹饪技艺也大有提高,王室中的菜肴已注意到五味调和了。商代朝廷中精于烹饪的伊尹说:“凡味之本,水为最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左)月(右)侯}”(《吕氏春秋·本味篇》)。这种五味调和的古朴道理,是商代王室中烹饪经验的总结,至今还在影响着调味技术的发展,其中那些烹调技艺的精妙要求,至今也还是制作美味佳肴之要诀。

    周代是先秦时最讲究饮食的时期,周代的烹饪技术也超过商代。周代朝廷中为王室饮食服务的官员特别多,据《周礼·天官》记载,负责周王室饮食的官员多达两千三百人,计膳夫一百五十二个,庖人七十个,内饔一百二十八个,外饔一百二十八个,烹人六十二个,甸师三百三十五个,兽人二十二个,渔人三百四十四个,鳖人二十四个,腊人二十八个,食医两个,兽医四个,酒正一百一十个,浆人一百七十个,凌人九十四个,笾人三十一个,醢人六十一个,醯人六十二个,盐人六十二个,幂人三十一个,等等。这占整个周朝官员总数的百分之五十八。这一数字说明周王室饮食管理机构的庞大规模,以及宫廷中庖厨之事的重要性。也正是这一庞大的饮食机构,把周代王室的菜肴制作技艺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周代王室菜肴已渐形成色、香、味、形这一中国烹饪的主要特点,周代名肴“八珍”足以表现周代烹饪艺术的成就,它是用多种烹调方法制作的八种供周王室成员食用的肴馔。《礼记·内则》记有“八珍”及烹调方法,兹录如下:

    1)“淳熬:淳熬煎醢,加于陆稻上,沃之以膏,曰淳熬。”

    2)“淳母:淳母煎醢,加以黍食之,沃之以膏,曰淳母。”

    3)“炮:取豚若将,刲之刳之,实枣于其腹中,编萑以苴之,涂之以堇,炮之,涂皆干,擘之,濯手以摩之,去其膻,为稻粉糔溲之以为酏,以付豚煎诸膏,膏必灭之,巨镬汤以小鼎芗脯于其中,使其汤毋灭鼎,三日三夜毋绝火,而后调以醯醢。”

    4)“捣珍:取牛、羊、麋、鹿、麕之肉必脄,每物与牛若一,捶反侧之,去其饵,熟出之,去其膻,柔其肉。”

    5)“渍:取牛肉,必新杀者,薄切之,必绝其理,湛诸美酒,期朝而食之,以醢若醯醷。”

    6)“熬:捶之,去其膻,编萑布牛肉焉,屑桂与姜,以酒诸上而盐之,干而食之。施羊亦如之,施麋、施鹿、施麕皆如牛羊。欲濡肉,则释而煎之以醢。欲干肉,则捶而食之。”

    7)“掺:取牛、羊、豕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

    8)“肝{(上)艹(下)肎}:取狗肝一,幪之以其{(上)艹(下)肎},濡炙之,举燋,其{(上)艹(下)肎}不蓼。”

    这里的“淳熬”、“淳母”分别是用旱稻、黍米做成的肉酱盖浇饭。“炮豚”是先烤后炸再炖的乳猪,最后调以肉酱。“捣珍”是一种经过捶打而后烧成的里脊肉块。“渍”是一种用于生吃的酒浸牛肉干,并蘸以酱、醋和梅子酱。“熬”是用姜、桂皮、盐腌制而成的牛、羊、麋、鹿、麕肉干。“糁”是用牛、羊、猪肉、稻米煎成的糕饼。“肝{(上)艹(下)肎}”是用狗油炸包过的狗肝。

    周代王室“八珍”的出现,是我国古代烹饪成为一门艺术的重要标志,显示了周代王室厨师的精湛技艺和饮食的科学性。以炮豚为例,首先将小猪洗剥干净,腹中实枣,包以湿泥,烤干,剥泥取出小猪,再以米粉糊涂遍猪身,用油炸透,切成片状,配好作料,然后再置于小鼎内,把小鼎又放在大镬中,用文火连续炖三天三夜,起锅后用酱醋调味食用。一种菜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